区块链3.0


嗯,今天实在忍不住了,于是匆忙发了这个第二篇,原因是下面这张图片中的信息带来的:



看到后,我一阵惊叹,好快呀,一转眼就3.0了。


同时突然想起很多年前青润在博客发的一篇文字:《[技术讨论]拜托,不要再本本主义了》,好不容易找到了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qingrun/article/details/4044349


里面我就提到了一点:“以前还写过一篇关于SOA的问题,致意一些商家(都是国际大公司)关于SOA版本号的问题,什么SOA1.0,SOA2.0。我说是不是一个企业还要定义CTO0.9,CEO1.1才对?”

区块链,去年还没有听说有1.0,今年就已经出现了3.0。

这样的提法,除了标榜出来自己的无知与愚昧,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。鹤立鸡群,不是这样做的。

今天先停下模式识别的东西,先讨论一下区块链的事情。

SCM


此前青润发过一篇文章,谈到了区块链,里面提到区块链技术源自于软件工程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操作:SCM,也就是软件配置管理。

在配置管理中,系统会自动把所有的版本进行存储,每一次修订后的提交动作都会记录,差别在于两点:


1、提交后不会通知所有人,只会记录。只有当其他人进行同步的时候才会获取到,但是也不会有信息提醒,只有这个人查看到的时候才会知道。后面这一段和区块链也是很相似的操作。

2、单点存储,不是去中心化的,即使做了双机热备或者异地容灾,也是两台机器或者多台机器都进行存储后并同步的结果。

3、回溯,配置管理软件毕竟是给软件开发用的,它的最大的一个功能就是出现问题以后进行版本回溯,回溯到上一个稳定的版本,这一点好像并没有在区块链中看到。



这里又想到了上次参加四川大学那个扶贫活动的会场,学生们大谈区块链用于农业的场景,却没有想到,这些场景根本不需要区块链来做信誉保障,而且区块链带来的成本压力,是他们根本想象不到的。



补充一点:我很认可同学们做的扶贫的事情,但是,绝不认可他们看到一个新概念就上来用的想法,这是无知的冒进!


人类的每一步操作都是有成本的


不可否认,我们自身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会让我们消耗我们的时间和体力,这个原理放在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一样的。

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存储,就带来了更大的成本,先举一个例子:

在过去的配置管理软件中,一个发布只需要100M的项目,其交付时的配置库一般要大于50G,也就是说,是交付项目的500倍以上,这还是单点存储的空间成本。

多点存储,每多一个点,就会增加一个500倍的存储空间,我们不管这个去中心化的操作实际是做了多少个点,大家可以想象到这个操作带来的成本么?


同样,来自吴军的一个课程中提到比特币目前的一次同步需要三个多小时,而且这个时间还在不断的加长,他投资的一家公司可以做到十几秒钟,具体的内容有时间找到后再补充。也就是说,比特币现在的一次交易的时间已经让人无法容忍了,这个无法容忍就是因为多点去中心化存储带来的问题。


同样,对于一些价值很低的东西,可以反过来思考一下,去中心化真的是有必要的么?真的就比中心化更好么?注意,我用到的是好,不是可靠。去中心化确实可以做到数据存储的可信性,但也只是存储后的不可篡改性,不是真正的可信,因为记录的是谁,很重要,如果是人在手工做记录,那就一定会出现错误,出现不可信的情况。

这里,也就是青润现在在做的事情:去人化记录。只有做到这一点,才能做到所有的数据的全面可信性。

回过头来谈成本的事情,存储的时间越长,成本就会越高,因为需要耗电,别提存储成本低,当总量达到足够级别的时候,就是跬步之积累,而成千里之行也。


成本包括两个部分,存储的消耗,上面已经提到了,还有就是交易的时间,前面也谈到了,当存储的数据越来越多的时候,存储一次交易的时间就会继续延长,这是不可逆的过程,因为在区块链中没有对应的设计实现,也因为最初的交易数据太少,所以感觉不到,当真正投入应用以后,交易时间的延长就会成为重大的现实问题。

试问:如果某一天你用区块链买一杯咖啡需要5个小时才能完成交易,对方才能开始咖啡的配送,你还愿意买么?答案是毋庸置疑的。

所有的数字货币都会有这个问题,这就是去中心化达到一定量级以后必然会出现的问题。无论计算速度和传输速度如何提高,迟早都会有到达这一天的时候。

所以,中心化的存储交易有它的好处,去中心化也有它的好处,两者不可能完全相互替代。

所以,青润再次表明一个观点:绝不认可数字货币会完全取代法币而存在!

今天谈了不少,下次继续吧。

友情链接
KaDraw流程图
API参考文档
OK工具箱
云服务器优惠
阿里云优惠券
腾讯云优惠券
华为云优惠券
站点信息
问题反馈
邮箱:ixiaoyang8@qq.com
QQ群:637538335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