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在博客园写第一篇博客到现在,已经整整10年。第一篇博客是我在大二的时候写的,刚才翻回去看了一下,写的是.NET中关于委托的内容,不仅文章排版稀烂,内容还惨不忍睹,仔细想了想,那篇文章好像是我在学校电信楼机房里写的。10年中,博客园网站倒是经常上,但是写博客的频率一般般,加上这篇一共都不到120篇,平均下来一个月不到1篇,这个频率绝对比我听郭德纲的相声要小得多(你要高雅,哈哈)。10年间,经历了博客园博客内容大变迁,刚注册那会2010年前后,.NET的内容可以说是如火如荼,那时候印象最深的好像是“老赵”和“anytao王涛”这两个博主,都是.NET的代言人,记得当初正是Java和.NET大战发生之际,大家都在吵吵谁抄谁谁是真的面向对象(现在好像没有了,很久没怎么关注),赵劼的文章都是有深度地进行剖析,当时我几乎是每篇文章都认认真真地研读了一遍,而anytao王涛当时出了一本书叫《你必须知道的.NET》,在.NET圈貌似非常火爆。那时候一篇博客评论数量动不动200、300甚至更高,现在博客园的博客很少有这样的评论数据了。10年已经过去,现在满屏幕都是.NET
Core,Python机器学习,神经网络,再也看不到.NET 2.0、.NET
3.5的东西,我也转行做深度学习视频分析了,老赵生孩子出国了,anytao后来创业做了worktile(?),不知所踪,两个人最后的博客发表时间都停留在2014年。清楚这段历史的人,估计现在基本都30往上,想必都已经为人父为人母了。


毕业之后做过三四年的.NET工作,当时和几个小伙伴创业,做民航类的模拟机系统。用的是win32/winform那套东西,主要涉及到TCP/UDP以及GDI+这些,技术比较简单但是由于都是刚毕业公司没什么积累,什么东西都是自己一个轮子一个轮子造出来的。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再加上一次偶然的机会,去微软北京呆了2年,在当时的WDGC部门,这个部门现在不存在了,因为WDG都被撤了,Windows都被合并到其他部门了。当时主要做在软粉圈火极一时的UWP相关工作,后来结局大家都知道,UWP做不起来被边缘化了,最后不了了之(从媒体大谈特谈到杳无音讯也就两三年时间)。我去的时候微软股票才开始涨,我离开的时候微软股票还没涨到顶,可惜了我那没兑换完的股票了。


离开北京已经2年,目前主要从事交通行业智能视频分析相关工作,刚开始团队也是什么技术积累都没有,行业技术封闭严重,大家几乎都是懵逼状态。后来经过长时间的摸索,目前团队已经有一定的技术积累,产品也有一定规模化的销售(落地场景),还算有一些眉目。有这方面需求的小伙伴可以联系我,城市交通、高速公路交通、安防均可。

开博十年(当然主要是看别人的),工作八年,有些新的认识,分享给大家。

三个代表


这里的三个代表不是我们政治书上的三个代表。我认为做为一个中层技术leader,要代表三种利益,首先当然是公司利益,具体做法就是想方设法带领团队将事情做好,为公司创造价值,这个要摆在首位,因为团队为公司创造价值了才有可能惠及到个人;第二是要代表手下员工利益,在适当时机为团队成员争取最大利益,当然并不是每个人,而是为你认为值得去做的人,原因很简单,换位思考一下就能理解,恰当的激励效果带来的团队回报超出你想象,这个具体做法很多,比如年终绩效、比如年终奖;最后当然是代表自己利益了,这个不用多说,该争取时就合理争取,无需废话。


个人和公司是合作关系,与手下员工同样是合作关系,两两双赢才是最靠谱的共存方式,各取所需。先把事情做好,事情做好是前提,说白了先要让公司有钱挣,然后再谈个人回报。

给我冲 和 跟我冲


带头示范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,尤其对于中底层管理者来讲,整个团队的规则/文化也要由团队leader亲自执行来形成,规则的建立越早越好,不要拖也不能拖。因此中底层管理者应该是“跟我冲”,这样去做不仅能将个人好的习惯/执行力灌输给团队每个成员,还能让团队每个人感受到上下一体、团队协作的融洽,要坚决避免只说不做的现象。“给我冲”存在于公司高层管理者,毕竟他们的日常工作跟底下一线员工不太一样,这个就像三国中许褚、张辽、曹仁等人,干起仗来带头冲,但是你看曹操一般都坐在最后面的马车上,可能在商量何时撤退。中底层的技术leader还没到完全“脱离群众”的时候,共同参与非常重要。另外一个,技术leader在带头冲锋陷阵的同时,也需要清楚,技术虽然是产品市场(销售)的后盾,但反过来后者也是技术团队能保持前进的动力,两者是互相牵制关系。从某种程度上讲,技术管理者眼中不应该只有技术,同样需要考虑到产品营收,因为它关系到团队的生存。公司这个江湖,大部分时候是注重结果的地方,研发团队再怎么强、东西做得再怎么牛逼,卖不出去挣不到钱,都是扯淡。在老板眼里、在其他部门眼里,都是如此。所以我认为,不要自娱自乐,在很多时候,成就他人也就是成就自己,千万别和卡住自己团队脖子的部门和人过不去。

不要有过分的技术情怀


做技术的人很容易产生技术情怀,一旦偏向某个技术栈,就会头脑发热看不清局势。人到三十,如果还像年轻时候一样一味脑残地支持某个技术,就很幼稚了。世上技术千千万,最适合自己应用场景的技术就是最好的,用某个技术把东西做好了,那么这个技术就是合适的。作为一个技术leader,更应该看得清楚,不要陷入技术偏见泥潭。我们大部分人是技术的使用者,不是推动者,某个技术栈擅长解决我的应用问题、生态好、轮子多、人好招,我们就选择它。推动技术进步的前提是自己要能生存下来,我想大部分人解决温饱问题更重要。


另外一个,技术研究型团队还是需要掌握核心技术,像我们团队做视频分析的,目标检测算法、跟踪算法总共也就那么几个,在性能上能到达实时性(或者硬件成本考虑)的更少,没什么选择可言,但是这个领域技术封锁严重,门槛较高,需要投入大量时间、精力去研究,最后还不一定有成果,即使这样,这块的投入几乎占我们整个团队的一半。

警惕程序员大龄淘汰法则


这个话题屡见不鲜,其实不难理解,创造同样价值的两个人,公司当然选择成本低的那个,不要说公司不讲人情,就像你帮别人打工时也不应该谈情怀,利益交换很正常,你给人创造价值,别人给你相应回报,其他都不重要。


那么如何避免大龄淘汰呢?我觉得应该是让自己保值,这个做法太多了,如果能做到随着年龄的增长,自己也能成长,我觉得问题就不大了。这里的成长不仅仅是技术,三十往上的人应该越来越清楚,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技术是学不完的、有时也不是最重要的。技术之外就是其他的软实力了,交际、人脉、技术管理等等都算。当然退一万步来讲,如果真的不知道如何成长了,也请千万不要做一个老油条,这种人别看平时好像没什么事,一旦公司要淘汰这种人首当其冲。国内大环境如此,想每天安安心心、什么都不用操心,一直写代码写到60岁、钱还多,在大部分公司可能有点困难。所以,首先要清楚这个事实,然后思考如何去应对。


做个有见识的有心人。有见识、有心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做得了的,我觉得是一种意识,如果有这种意识了,自然就看得高,很多行为就会异于同龄人,它带来的价值也是无形的,对个人的影响也是最长久的。前面说到人脉,这个东西起作用的前提是自己要有货,人脉没有单方面的,或者说大部分时候都是以双赢为前提,你能给别人带来价值别人能给你提供机会,这个才叫有效的社交人脉。

警惕抑郁症等心理疾病


最后要说的是,前面说的都可以忽略,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。心理问题和身体问题不一样,一是它可能是无形之中自己毫无意识,平时自己关注得也少,二是一旦出现心理问题,它的严重性大概率比身体问题更严重。我之前一段时间深入了解过抑郁症,看过相当多的抑郁症患者自述,发现抑郁症病情非常普遍(严重程度不同),一些人的焦虑症、狂躁症其实也是抑郁症的一种,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类似症状请一定要认真看待,合理预防和治疗,认识抑郁症的存在,也接受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实。纵观历史长河,个体的存在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相当短小,每个人的去向最终都一样,学会知足常乐,如果你觉得不开心了思想开小差集中不了注意力,不妨丢下手里头操蛋的代码,听一段郭德纲和谦儿大爷无节操无下限的相声,只要半小时。最后希望2020年每个程序员都能心理健康。


再补充一段,这个也是去年总结的最后一段话,是关于梦想,对的,就是听起来像是鸡汤一样的东西。梦想一直是让人保持清醒、不随波逐流的东西,我觉得人生任何阶段谈梦想都不可笑,儿时有长大后成为科学家的梦想,青年时有找到自己另一半终结单身狗幸福终老的愿望,中年时照样可以有那种一想起就会让你振奋不已的东西。虽然人生看似数十年,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足一提,三十岁、四十岁更不算什么。愿你三十四十仍像二十岁一样,虽不再大喜大悲,但仍能笑看人生。

友情链接
KaDraw流程图
API参考文档
OK工具箱
云服务器优惠
阿里云优惠券
腾讯云优惠券
华为云优惠券
站点信息
问题反馈
邮箱:ixiaoyang8@qq.com
QQ群:637538335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