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题图:梵高-向日葵)


我们最开始学前端的时候都会看到教程在处理外部css,js的时候会将css放在header中,js放在body的最后。为什么要这样子处理,今天参考一些资料好好分析下。

为什么外链css为什么要放头部?

首先整个页面展示给用户会经过html 的解析与渲染过程。

而外链css无论放在html的任何位置都不影响html的解析,但是影响html的渲染。

如果将css放在尾部,html的内容可以第一时间显示出来,但是会阻塞html行内css的渲染。


浏览器的这个策略其实很明智的,想象一下,如果没有这个策略,页面首先会呈现出一个行内css样式,待CSS下载完之后又突然变了一个模样。用户体验可谓极差,而且渲染是有成本的。


如果将css放在头部,css的下载解析是可以和html的解析同步进行的,放到尾部,要花费额外时间来解析CSS,并且浏览器会先渲染出一个没有样式的页面,等CSS加载完后会再渲染成一个有样式的页面,页面会出现明显的闪动的现象。

为什么script要放在尾部?


因为当浏览器解析到script的时候,就会立即下载执行,中断html的解析过程,如果外部脚本加载时间很长(比如一直无法完成下载),就会造成网页长时间失去响应,浏览器就会呈现“假死”状态,这被称为“阻塞效应”。

具体的流程是这样的:

* 浏览器一边下载HTML网页,一边开始解析。
* 解析过程中,发现script标签
* 暂停解析,网页渲染的控制权转交给JavaScript引擎
* 如果script标签引用了外部脚本,就下载该脚本,否则就直接执行
* 执行完毕,控制权交还渲染引擎,恢复往下解析HTML网页
外链的script包含async或者defer如何处理?

这两个属性只是script标签在header标签中使用的,如果你把它放在body后面是无效的。

script 的这两个属性主要用于其js文件没有操作DOM的情况,这时候就可以将该js脚本设置为异步加载,通过async或defer来标记代码。

async和defer的区别:

0、async和defer都仅对外部脚本有效,对于内置而不是连接外部脚本的script标签,以及动态生成的script标签不起作用。

1、async和defer虽然都是异步的,不过使用async标志的脚本文件一旦加载完成就会立即执行;而使用defer标记的脚本文件,会在
DOMContentLoaded 事件之前(也就是页面DOM加载完成时)执行。

2、如果有多个js脚本文件,async标记不保证按照书写的顺序执行,哪个脚本先下载结束,就先执行那个脚本。而defer标记则会按照js脚本书写顺序执行。


3、一般来说,如果脚本之间没有依赖关系,就使用async属性,如果脚本之间有依赖关系,就使用defer属性。如果同时使用async和defer属性,后者不起作用,浏览器行为由async属性决定。

对于async标记,浏览器的解析过程是这样的:

*
浏览器开始解析HTML网页

*
解析过程中,发现带有async属性的script标签

*
浏览器继续往下解析HTML网页,同时并行下载script标签中的外部脚本

*
脚本下载完成,浏览器暂停解析HTML网页,开始执行下载的脚本

*
脚本执行完毕,浏览器恢复解析HTML网页

对于defer标记,浏览器的解析过程是这样的:

*
浏览器开始解析HTML网页

*
解析过程中,发现带有defer属性的script标签

*
浏览器继续往下解析HTML网页,同时并行下载script标签中的外部脚本

*
浏览器完成解析HTML网页,此时再执行下载的脚本

  

由于使用了async或defer的script会放在header中,而header又会存在外链css,那么二者有顺序要求吗?

header中script和外链css的位置顺序

先说结论:

如果在html的header中同时有js脚本和外链css,js脚本最好放外链css前面。

其实js的执行是依赖css样式的。即只有css样式全部下载完成后才会执行js。


因为如果脚本的内容是获取元素的样式,宽高等CSS控制的属性,浏览器是需要计算的,也就是依赖于CSS。浏览器无法感知脚本内容到底是什么,为避免样式获取错误,因而只好等前面所有的样式下载完后,再执行JS。


但是如果css下载事件很长的话,js也无法正常运行,导致html无法正常解析出来。如果css的内容下载更快的话,是没影响的,但反过来的话,JS就要等待了,然而这些等待的时间是完全不必要的。

(啾咪 ^.<)


友情链接
KaDraw流程图
API参考文档
OK工具箱
云服务器优惠
阿里云优惠券
腾讯云优惠券
华为云优惠券
站点信息
问题反馈
邮箱:ixiaoyang8@qq.com
QQ群:637538335
关注微信